8月12日,根据《箬包梨种质提纯及栽培农艺改良》课题内容,对城南镇国庆塘梨园的地方品种种质资源进行结果情况调查。每品种选取2-3个果实进行品种测定,并根据种子颜色确定成熟度。从初步检测结果看,大棚栽培条件下的云和梨(乌龙岙)及对照品种爱宕梨种子均已变褐,TSS含量13-14.5%,但肉质硬,汁液少,口感差。而露地栽培条件下的云和雪梨(云和县)也进入熟期,TSS含量高达13.5%,汁液丰富,品种上且远高于原产地,其原因不明(或单株变异或品种错误)。露地对比品种南水梨表现出果形大、外观漂亮、品质上的特点;黄金梨外观不端正,有明显棱沟,汁液极丰富,风味偏酸;而黄花梨种子仍为黄白色,肉质略硬,汁液中等,有明显酸味,TSS含量11%左右,未成熟。其它品种均未进入熟期。下次测定定于8月22日。
同时,分别对大棚内外的蒲瓜梨进行取样(6个果实),测定果实品质和观察种子颜色。其中大棚蒲瓜梨TSS含量9.8%-12.1%,可滴定酸含量0.24%,汁液多,味淡略有异味,果肉白色,种子黄白色,未成熟。预测大棚蒲瓜梨成熟期8月底9月初,露地为9月中旬。在成熟期前后20天分别设5个取样时间,间隔期为5天(大棚8月27日——9月11日,露地9月6日——9月26日),测定果实品质,分析不同采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,确定蒲瓜梨成熟期和适宜采收期。
部分蒲瓜梨套袋果实成为蚂蚁栖居地。
评论